首先,寓教于樂是方向
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,應急管理涉及方面較廣、學習內容繁雜,學習難度自不必言。傳統的應急知識學習主要依賴公眾發揮主體意識,自發觀看視頻或者圖文資料,其枯燥讓人難以長時間堅持。即使能有簡單的教學培訓,也基本以填鴨式教學為主。作為需要活學活用的技能,死學硬背肯定不行,只有實行學習娛樂化,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把要學習的內容以生動、有趣的形式呈現在公眾的面前,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公眾,提升效率。
其次,激勵機制是保障
應急知識培訓雖然對公眾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技能學習,但是并不能為公眾帶來直接的利益,只有當公眾面臨災難時這些技能才能發揮效用。然而,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眾所面臨的生活壓力、工作壓力越來越大,他們更情愿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專業技能學習中。因此公眾應急知識學習迫切需要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,能夠讓公眾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持久的激勵,這樣公眾應急知識學習才可持續進行。
再次,集成平臺是基礎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。雖然國家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,先后出臺多項舉措加快應急產業發展,加強公眾對應急管理事業的參與。但目前國內依然缺少能真正發揮作用的集成平臺,為公眾應急知識學習提供專業、綜合服務。因而要加強公眾學習必須先做好基礎工作,建好平臺。
互聯網商業趨勢頂級預言家亞當·L·潘恩伯格:
游戲化其實是一套完整的制度、機制和規則,保證一個激勵系統良好運行,提升人們的參與度,增加快樂并提升生產力。
美國著名游戲設計師伊恩·博格斯特:
如果設計足夠巧妙,游戲機制可以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工具,驅使人們在做某件事時全情投入。
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簡·麥戈尼格爾:
游戲可以彌補現實世界的不足和缺陷,游戲化可以讓現實變得更美好。游戲化將要實現的四大目標:更滿意的工作、更有把握的成功、更強的社會聯系及更宏大的意義。
內在動因與外在動因: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沖動,被我們稱為“內在動因”,因為這是被內心的渴望驅使的。而感覺自己不得不去做某件事的動機被稱為“外在動機”,因為這種動機來自外部。游戲化就是通過游戲化理念的介入,引進游戲核心要素、建立游戲機制,在游戲化學習場景中讓人們找到游戲時的激情和樂趣。通過榮譽機制、競爭機制等游戲機制和社交化平臺最大限度的調動人的內在動因,把外在動因轉化為內在動因。
游戲化 - 利用游戲化激勵元素,如積分、金幣、鉆石、水晶、勛章、排行榜、職業等級等方式激勵,提升公眾應急知識學習參與度。
社交化 - 通過結對學習、評論、點贊、吐槽、打賞、挑戰、聊天,在社區學習活動中互相促進,共同成長。
場景化 - 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,每一個學習課程項目,都擁有游戲沉浸感的學習場景,學習路徑設定清晰學習目標,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。
任務驅動 - 通過學習項目設計,制定學習路徑,通過學習任務引擎引導公眾學習進程,及時反饋機制不斷激發公眾學習動力。
知識共創 - 資源共建與公眾分享的方式,讓公眾參與學習與貢獻。
“應急衛士” 吸取了我國應急管理的已有經驗和知識,每一個學習課程項目,都可擁有游戲沉浸感的學習場景, 學習路徑設定了清晰的學習目標,集合各種學習資源,多媒體視頻、圖片、文字、測評,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。學習完成后,具備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能力,更有可能為社會貢獻一份滿滿的正能量!
每一關的學習均是通過觀看視頻和動畫片,陪伴動漫人物學習,輕松學習,愉悅答題,獲得金幣和經驗,可以到商場中兌換喜愛的禮物,還可以到許愿池中許下自己的小秘密,通過不斷闖關來實現它!
公眾通過學習獲得知識、技能、勝任力與文化感知,獲得勛章證書,贏得排行榜。在學習過程中,獲取不同獎勵維度的虛擬貨幣(積分、金幣、鉆石、水晶),虛擬貨幣可以組合購買折扣商品,在交易市場兌換可流通的金幣,在鼓勵協作的任務中相互贈予。